自從幹了小大一擅闖系上教授們的meeting、專業學術講座、讓系上老師說我讓他們很難調整分數這些瘋狂事,又在學校醫學院網站各個實驗室和教授們的簡介趴趴走了一學期後,終於決定用一種充滿好奇心的探索口吻起個頭發一封電郵試試看教授的反應。。。
“If you indeed have interesting in biomedical research we can offer the opportunity for you to participate in our research projects.”
一封電郵的回覆開啟了暑假的一種期待的生活,在辦公室老師曰:“怎麼那麼想不開,大一就要來實驗室毀掉自己的暑假啊?”
是不是毀掉這到無所謂。雖然本系進實驗室也是遲早的問題,不過把它挪到大一下這種想法,也不能說是我獨創的。畢竟本屆異常上進的小大一早就已經擁擠在不同的實驗室了。暑假的時候醫學大樓裡面除了剩下可憐的研究生和研究助理之外,本系的同學也不少,更驚訝的是,像我這種小屁孩大一更不少。老實說這種異常上進的風氣師長們應該是喜中帶驚的吧。因為我自己也驗證了,大學部學生在實驗室百分之九十九是破壞大於建設的,更何況是小大一呢?不解釋。。。這是必經之路。。。
當然撇開這股潮流不談,反正我向來不跟潮流,我只是要尋找從前在實驗室裡面撒野中學習的那股熱忱。讓這個暑假很學術成為了一種方向。作為一個完美的起點,暑假難得得到一點時間讓小屁孩亂入了生醫所的學術演講和研究生的海報展,坐在一群研究生(當然也還有另一個亂入的小大一)中間聽一些似懂非懂的paper和研究方法,最後比較明白大大概是一些心得的部份。遇到好些助教們和他們聊聊畢業感言兼飽餐一頓。其他沒當過我的助教的研究生,應該會覺得我這幅老樣也是他們的一員吧?
回到房間:電腦的另一頭連着的是國外的大學課程,這年頭Edx和Coursera 這的是一種可以滿足求知慾的完美工具。還附送電子文憑感覺這的好像免費去當交換學生上頂尖大學的課的感覺。(當然美中不足的只有課堂)。這樣的課倒變相成為了我個人的暑修課。Justice (Harvard), Epigenetic (Melbourne Uni. ), Programmed cell death (法國), Biostatistic (Johns Hopkins) 四門課填補課其他看似有空當的機會。Justice是哈佛等級完美的通識課,而Epigenetic則連接到了之後暑期實驗室研究所用到的基本概念,確實在所學和課所附帶的閱讀paper上所花的時間挺值得的。而且沒錢也沒機會真正的到這幾間大學的講堂,退而求其次這也是可行的辦法。
被分子醫學研究中心所謂的BioMarker吸引,在老師的帶領下終於找到理由一探裡面的蹤影,裡面充滿了大大台的Real-time PCR還有各種各樣的Analyzer ,對於一個大一生就好像逛大觀園一般精彩。最後真正地來到bench上,在外行人眼裡可能很帥,但是實際上,我一開始做的就是想方設法控制好手去用pipettor (沒錯就是那個手拿了拍照就很像科學家的東西)操作那些總多小於一滴水珠大於以0.00001升為單位的東西。細膩的手真的好重要,因為任何一點點的遺留,對於這麼小的容量來說就是很大很大的差距了。
撇開每件事必有他的無聊之處,像是實驗這種無可避免會有失敗與重複的事件來說,其餘的部份對我來講其實就像RPG那樣精彩。要找材料、從已經知道的paper中找線索、找材料來源、問人、操作儀器,就發現做實驗真的很像解RPG那樣好玩。老實說就算沒有什麼像樣的結果,但從每次的Pipet與配藥品中,經驗值又會上升下次在做同樣的操作時就漸漸越能夠得心應手。而且老師也沒一開始就完全告訴我到底我做的是什麼,只是提到一些些需要的主線,接着就在NCBI (我徹底明白Bioinfomatics的強大了)等等的資料庫中尋找主線與支線任務的軌蹟。這種讓我可以自由探索的感覺遇到問題再找答案的感覺真的很好玩(當然,這一切建立在沒有課業壓力的情況下)。
除了做實驗,老師說可以去旁聽研究所的課其實也很有趣,當發現自己其實聽得懂研究所的課的時候其實很開心。讓我覺得其實不見得全部高年級的課都會是很難且會讓小屁孩聽不懂的。拿着免費的講義坐在生醫所的大教室裡面看着許多哥哥姐姐在修課而我則輕鬆地聽自己喜歡的部份,聽不懂的部份倒也無所謂,反正我又只是旁聽而已。不過Transcriptomic 真的好有趣。
在醫學大樓裡面吹着舒服的冷氣除了是炎熱夏天避暑的好方法,也預先學習很多挫折教育。幸運的是老師沒有很計較耗材、實驗室的學長姐也很好。讓我覺得讓暑假的這段時間充滿着大腸癌、鼻咽癌cell lines、RNA、cDNA、PCR、MSI是一個很棒的學習,很棒的遊戲。Cancer Epigenetic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不過躲在分醫中心的會議室後頭聽教授們的報告時,覺得這真的很有臨床潛能,而不是做了只是產生paper看不到什麼實際用途這樣。
最後這個暑假學術RPG 1.0 的終點,我選擇了去南港的中央研究院聽演講順道逛逛來結束。看看南港捷運站的幾米壁畫,在中研院踏踏腳踏車看看許多不同學科的研究所分佈在數理大道、生科大道和人文大道上。沿着這幾條大道走着,對於一個大一來說就像是只要努力加上點機運,什麼都有可能。坐在中研院的會議廳聽着演講,又巧遇了另一個小大一。我想能有多一點這樣有熱忱的同學一起學習應該很棒。
綻放熱忱,前進大二。。。Science , Have Fun ...